江蘇這三傢民企憑什麼同獲“中國工業奧斯卡”

    

    亨通集團光棒生產車間。

    幾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體在燃燒爐裡經過20多個小時的反應,就會“變出”一根晶瑩剔透的光纖棒。這根直徑200毫米、高6米的光纖棒,再經高溫拉成直徑隻有125微米的光纖絲,長度可達1.5萬公裡。“光纖的生產就是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一如享通的企業成長史。”享通集團總工程師肖華說。

    享通集團,這個從蘇州吳江走出來的全球光纖通信行業巨頭,正是靠著年復一年持續不斷的自主研發投入,終於得以攻克最核心的光棒技術並打破國外壟斷。基於它在新材料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亨通集團在2016年歲末捧回瞭有“中國工業奧斯卡”之稱的中國工業大獎獎杯。

    不唯亨通集團,江蘇在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評選中還有無錫江陰的兩傢民營企業法爾勝泓昇集團和雙良集團同獲殊榮。江蘇是制造大省,這是江蘇制造邁向中高端之一斑。在喜迎十九大的日子裡,人民網實地探訪瞭這三傢企業,探尋它們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有什麼共通之道。

    創新是制勝法寶

    “瞄準產業尖端前沿,推進向高端產業、高端技術、高端產品延伸發展,是我們企業文化核心中的核心。”肖華說,亨通集團從弱到強,從跟隨到領跑,以至成為現在的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民企100強、全球光纖通信行業前3強,最重要靠的就是科技創新。

    2010年,是亨通集團爬坡過坎的標志之年。在此之前,國內光纖生產企業所需的光棒完全依賴進口,而光棒乃是整個光通信產業鏈中技術含量最高、市場價值最高的部分。“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滋味兒不好受。”肖華說,為瞭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享通早在2004年就潛心研發,“200多名研發人員,熬瞭1200多個日夜,投入超過6億元科研經費,這幾乎是享通當時的全部傢當”。

    科技攻關,難比登山。彼時,沒有研究用的生產設備,他們高價從國外買,拆瞭裝裝瞭拆,弄通鉆透;遇到技術難點,他們求助科研院所高薪挖人。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8月7日,第一根國產成品光棒在亨通下線。

    光棒的研制成功就像打開瞭潘多拉盒子。此後四年,享通又研發出拉絲塔,完成瞭光棒產業化流程裝備、制造工藝、軟件控制的自主開發,也把國內互聯網、光纖網絡等信息通信設施的建設成本降低瞭70%以上。目前其光纖網絡已覆蓋130多個國傢和地區,占據全球光纖光網市場份額的15%。

    在肖華看來,抓科技創新需要具備一定的超前思維,也需要拿出真金白銀投入的魄力,久久方為功。他將亨通集團的做法總結為“3-4-3”戰略,即超前3年進行技術儲備,每年以營收4%以上投入科技研發,每年高科技含量產品銷售占比達到30%以上。

    同樣,法爾勝泓昇集團也形成瞭依靠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擁有瞭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成果。這傢起步於生產麻繩的集體企業,卻造出瞭我國第一座懸索大橋虎門大橋的鋼絲繩,結束瞭我國大橋鋼絲依賴進口的歷史。該集團近年先後承擔國傢“863”科技支撐計劃、國傢火炬計劃等50多項,獲得國傢科技進步獎3項、全國工商聯科技進步獎2項、省級科技進步獎14項。科技優勢還為它帶來瞭國際話語權,2011年代表中國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鋼絲繩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已完成ISO標準復評16項,出版新ISO標準兩項,代表中國首次提出的橋梁纜索用鋼絲國際標準已成功立項。

    

    黨員民主生活會在法爾勝泓昇集團裡是個常態。

    抓黨建也是生產力

    科技強壯一個企業的筋骨,黨建增強的是企業成員之間的血肉聯系。實踐證明,民營企業抓黨建是它們做大做強的經驗之談。

    法爾勝大樓三層的公司展館裡專設有一處黨建展廳,面積超過瞭1萬平米,幾乎占據瞭整個展館的一半。記者在其黨建文化墻上看到一張“2017年黨委委員與困難職工結隊”進度表,與董事長周江結對的是罹患肝癌的困難職工馬灼雲。“我平均一個月要到她傢去一趟,瞭解下她的生活和治療情況。”周江說,公司19名黨委委員每人每年都掛鉤一名困難職工,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不僅是困難職工,企業黨委委員和骨幹黨員掛鉤聯系一線職工和青年後備幹部,“定期走訪瞭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在法爾勝1200名黨員中已經成為常態。”周江說,他們的黨建工作特色可歸納為“把握一個關健,註重解決好活力問題;抓好一個基礎,註重解決好機制問題;突出一個重點,註重解決好作用問題;瞄準一個目標,註重解決好效果問題”。

    據瞭解,法爾勝在黨建工作上創建瞭黨政工團一體化工作機制,以黨組織為核心,聯合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有效整合資源開展工作,並於2013年3月通過瞭ISO9001:2008標準質量體系認證,這也是國內首個黨建工作通過標準質量體系認證的民營企業基層黨組織。

    “他們采用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方式,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基本都處於企業決策管理層,黨組織的意見和建議可以直接通過他們反映並貫徹到日常生產經營中去。”中央黨校教授鄭琦認為,與國有企業相比,由於缺乏剛性的制度依據,民營企業建立黨組織並有效開展活動往往比較困難,法爾勝的黨建卻做到瞭科學發展和諧共榮,構建起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的雙贏格局。

    按照周江的解釋,法爾勝是英文“FASTEN”的譯音,意思是“連接、拴住”。周江說,從公司產品角度講,它是發揮連接、拴住作用的鋼絲繩,而從企業文化的角度講,黨建工作是連接、聯系、拴牢幹部職工的一條強有力的紐帶,“在這個意義上,黨建也是生產力。”

    記者瞭解到,把黨建工作視為企業發展原動力的還有雙良集團。黨員活動有保證、陣地建設有保證、黨內關愛有保證這“三大保證”是雙良集團企業黨建引領協調發展的企業文化精髓。

    

    今年3月,專傢考察雙良集團在江陰實施的石墨烯光催化治理黑臭水示范工程河道。

    綠色發展是必由之路

    今年3月份,江陰市區一條黑臭河鋪上瞭紗網狀的東西。2個月後,人們發現河水開始由濁變清,異味明顯減少,有些河段甚至有新的水草長出。原來,這是雙良集團采用石墨烯技術參與黑臭水體整治的“光催化自然凈化法”,現已通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組織的國傢級鑒定,為雙良集團環保綠色產業鏈上再添新成員,目前已在江蘇、浙江、山東、上海、雲南等地參與黑臭水體的治理並取得良好成效。

    從最初的溴化鋰吸收式中央空調,到冷熱電聯供系統,再到工業餘熱利用和高效換熱系統系統的節能產業;從多晶矽還原爐到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從單冷到冷熱兩用,從單一溴冷機到各類熱泵、大型空冷器、高效換熱器,從單純設備提供到節能環保系統總集成、智慧能源管理,從民用領域走向工業領域。35年來,雙良集團從溴冷機制造起步,如今發展成以節能環保為核心的綜合性企業集團,走出瞭一條綠色的轉型升級新路。

    巴基斯坦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沿線國傢,也是雙良集團“走出去”的第一階梯。經過10多年的深耕經營,雙良目前已坐穩瞭當地溴化鋰吸收式機組市場的頭把交椅,累計銷量200多臺,市場占有率高達50%以上,僅巴基斯坦Dolmen商場就配備瞭12臺煙氣型溴冷機。

    “光纖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我們已經可以做到不產生廢水,廢氣排放甚至遠低於歐盟標準。”肖華說,綠色發展之路,是亨通集團從一開始就制定並長期堅持下來的。與此同時,綠色發展也讓享通集團獲得瞭相關領域的榮譽認可:中國能效之星——行業內唯一的五星級能效工業企業,工信部 “中國通信產業綠色節能創新獎”,全球人居環境綠色技術(產品)范例大獎等。

    中國工業大獎的設立,旨在表彰堅持科學發展觀、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代表我國工業化的方向、道路和精神,代表工業發展最高水平,對增強綜合國力、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工業企業和項目。享通集團、法爾勝泓昇集團和雙良集團這三傢江蘇民企,無疑很好地詮釋瞭這個獎項的高水準。


    

    亨通集團光棒生產車間。

    幾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體在燃燒爐裡經過20多個小時的反應,就會“變出”一根晶瑩剔透的光纖棒。這根直徑200毫米、高6米的光纖棒,再經高溫拉成直徑隻有125微米的光纖絲,長度可達1.5萬公裡。“光纖的生產就是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一如享通的企業成長史。”享通集團總工程師肖華說。

    享通集團,這個從蘇州吳江走出來的全球光纖通信行業巨頭,正是靠著年復一年持續不斷的自主研發投入,終於得以攻克最核心的光棒技術並打破國外壟斷。基於它在新材料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亨通集團在2016年歲末捧回瞭有“中國工業奧斯卡”之稱的中國工業大獎獎杯。

    不唯亨通集團,江蘇在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評選中還有無錫江陰的兩傢民營企業法爾勝泓昇集團和雙良集團同獲殊榮。江蘇是制造大省,這是江蘇制造邁向中高端之一斑。在喜迎十九大的日子裡,人民網實地探訪瞭這三傢企業,探尋它們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有什麼共通之道。

    創新是制勝法寶

    “瞄準產業尖端前沿,推進向高端產業、高端技術、高端產品延伸發展,是我們企業文化核心中的核心。”肖華說,亨通集團從弱到強,從跟隨到領跑,以至成為現在的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民企100強、全球光纖通信行業前3強,最重要靠的就是科技創新。

    2010年,是亨通集團爬坡過坎的標志之年。在此之前,國內光纖生產企業所需的光棒完全依賴進口,而光棒乃是整個光通信產業鏈中技術含量最高、市場價值最高的部分。“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滋味兒不好受。”肖華說,為瞭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享通早在2004年就潛心研發,“200多名研發人員,熬瞭1200多個日夜,投入超過6億元科研經費,這幾乎是享通當時的全部傢當”。

    科技攻關,難比登山。彼時,沒有研究用的生產設備,他們高價從國外買,拆瞭裝裝瞭拆,弄通鉆透;遇到技術難點,他們求助科研院所高薪挖人。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8月7日,第一根國產成品光棒在亨通下線。

    光棒的研制成功就像打開瞭潘多拉盒子。此後四年,享通又研發出拉絲塔,完成瞭光棒產業化流程裝備、制造工藝、軟件控制的自主開發,也把國內互聯網、光纖網絡等信息通信設施的建設成本降低瞭70%以上。目前其光纖網絡已覆蓋130多個國傢和地區,占據全球光纖光網市場份額的15%。

    在肖華看來,抓科技創新需要具備一定的超前思維,也需要拿出真金白銀投入的魄力,久久方為功。他將亨通集團的做法總結為“3-4-3”戰略,即超前3年進行技台中市抽化糞池術儲備,每年以營收4%以上投入科技研發,每年高科技含量產品銷售占比達到30%以上。

    同樣,法爾勝泓昇集團也形成瞭依靠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擁有瞭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成果。這傢起步於生產麻繩的集體企業,卻造出瞭我國第一座懸索大橋虎門大橋的鋼絲繩,結束瞭我國大橋鋼絲依賴進口的歷史。該集團近年先後承擔國傢“863”科技支撐計劃、國傢火炬計劃等50多項,獲得國傢科技進步獎3項、全國工商聯科技進步獎2項、省級科技進步獎14項。科技優勢還為它帶來瞭國際話語權,2011年代表中國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鋼絲繩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已完成ISO標準復評16項,出版新ISO標準兩項,代表中國首次提出的橋梁纜索用鋼絲國際標準已成功立項。

    

    黨員民主生活會在法爾勝泓昇集團裡是個常態。

    抓黨建也是生產力

    科技強壯一個企業的筋骨,黨建增強的是企業成員之間的血肉聯系。實踐證明,民營企業抓黨建是它們做大做強的經驗之談。

    法爾勝大樓三層的公司展館裡專設有一處黨建展廳,面積超過瞭1萬平米,幾乎占據瞭整個展館的一半。記者在其黨建文化墻上看到一張“2017年黨委委員與困難職工結隊”進度表,與董事長周江結對的是罹患肝癌的困難職工馬灼雲。“我平均一個月要到她傢去一趟,瞭解下她的生活和治療情況。”周江說,公司19名黨委委員每人每年都掛鉤一名困難職工,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不僅是困難職工,企業黨委委員和骨幹黨員掛鉤聯系一線職工和青年後備幹部,“定期走訪瞭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在法爾勝1200名黨員中已經成為常態。”周江說,他們的黨建工作特色可歸納為“把握一個關健,註重解決好活力問題;抓好一個基礎,註重解決好機制問題;突出一個重點,註重解決好作用問題;瞄準一個目標,註重解決好效果問題”。

    據瞭解,法爾勝在黨建工作上創建瞭黨政工團一體化工作機制,以黨組織為核心,聯合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有效整合資源開展工作,並於2013年3月通過瞭ISO9001:2008標準質量體系認證,這也是國內首個黨建工作通過標準質量體系認證的民營企業基層黨組織。

    “他們采用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方式,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基本都處於企業決策管理層,黨組織的意見和建議可以直接通過他們反映並貫徹到日常生產經營中去。”中央黨校教授鄭琦認為,與國有企業相比,由於缺乏剛性的制度依據,民營企業建立黨組織並有效開展活動往往比較困難,法爾勝的黨建卻做到瞭科學發展和諧共榮,構建起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的雙贏格局。

    按照周江的解釋,法爾勝是英文“FASTEN”的譯音,意思是“連接、拴住”。周江說,從公司產品角度講,它是發揮連接、拴住作用的鋼絲繩,而從企業文化的角度講,黨建工作是連接、聯系、拴牢幹部職工的一條強有力的紐帶,“在這個意義上,黨建也是生產力。”

    記者瞭解一般家庭抽肥到,把黨建工作視為企業發展原動力的還有雙良集團。黨員活動有保證、陣地建設有保證、黨內關愛有保證這“三大保證”是雙良集團企業黨建引領協調發展的企業文化精髓。

    

    今年3月,專傢考察雙良集團在江陰實施的石墨烯光催化治理黑臭水示范工程河道。

    綠色發展是必由之路

    今年3月份,江陰市區一條黑臭河鋪上瞭紗網狀的東西。2個月後,人們發現河水開始由濁變清,異味明顯減少,有些河段甚至有新的水草長出。原來,這是雙良集團采用石墨烯技術參與黑臭水體整治的“光催化自然凈化法”,現已通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組織的國傢級鑒定,為雙良集團環保綠色產業鏈上再添新成員,目前已在江蘇、浙江、山東、上海、雲南等地參與黑臭水體的治理並取得良好成效。

    從最初的溴化鋰吸收式中央空調,到冷熱電聯供系統,再到工業餘熱利用和高效換熱系統系統的節能產業;從多晶矽還原爐到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從單冷到冷熱兩用,從單一溴冷機到各類熱泵、大型空冷器、高效換熱器,從單純設備提供到節能環保系統總集成、智慧能源管理,從民用領域走向工業領域。35年來,雙良集團從溴冷機制造起步,如今發展成台中通馬桶以節能環保為核心的綜合性企業集團,走出瞭一條綠色的轉型升級新路。

    巴基斯坦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沿線國傢,也是雙良集團“走出去”的第一階梯。經過10多年的深耕經營,雙良目前已坐穩瞭當地溴化鋰吸收式機組市場的頭把交椅,累計銷量200多臺,市場占有率高達50%以上,僅巴基斯坦Dolmen商場就配備瞭12臺煙氣型溴冷機。

    “光纖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我們已經可以做到不產生廢水,廢氣排放甚至遠低於歐盟標準。”肖華說,綠色發展之路,是亨通集團從一開始就制定並長期堅持下來的。與此同時,綠色發展也讓享通集團獲得瞭相關領域的榮譽認可:中國能效之星——行業內唯一的五星級能效工業企業,工信部 “中國通信產業綠色節能創新獎”,全球人居環境綠色技術(產品)范例大獎等。

    中國工業大獎的設立,旨在表彰堅持科學發展觀、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代表我國工業化的方向、道路和精神,代表工業發展最高水平,對增強綜合國力、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工業企業和項目。享通集團、法爾勝泓昇集團和雙良集團這三傢江蘇民企,無疑很好地詮釋瞭這個獎項的高水準。
arrow
arrow

    tzf977dr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